M

三国杀ol怨念&反思

统计了下近期战绩,斗地主输的比赢的还多,麻了。
一方面运气确实不行,玩农民的时候地主选将到卡牌屡屡起飞,另一方面将池深度低和换将卡不足的弊端还是凸显出来了,再来就是自己操作真的不够精细,虽然队友背锅的局更多,但自己的失误率也真的不理想。
许攸一血零牌给对面控杀,什么神志不清下的惊天臭手。
斗地主特别有趣的地方在于,从刷手气卡起,地主和农民的博弈就开始了,虽然严格来说所有能刷手气卡的局都是这样的,但之前没有哪个pvp模式到这般显著的程度。


我想,这游戏很能反映个人性格上的一些复杂之处,比如我明明持个人主义,但完全不能接受不对牌局负责的游戏态度;明明软弱胆小怕事,却会在一些局面下头铁选将(当然亦有不头铁的时候)。
身份的战局里总会出现这样的节点,为达成己方的战略目标,各方拼死缠斗手段尽出,天平在激烈的绞杀中剧烈地摇晃,而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直至尘埃落定,都一直无法把握过程的走向。这样的时刻对我来说,万分迷人。

这个游戏仿若当今社会的缩影:玩家们被分化内伐,运营方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从外部观之,此种境况可笑至极。可运营方的所为,主要是对矛盾刻意的引导与利用,没有他们,玩家们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存在的。
顶层骑在底层上面肆意妄为,底层却仍忙于互相倾轧。这固然讽刺,但本来,底层就摩擦不断,内部往往也不把彼此视为可团结的对象。于是本属于底层的东西,就维持着被顶层掠夺的状态中。
如果对付未曾直面的邪恶者的代价,是与眼前讨厌的人摒弃前嫌,自己可能还真不愿意付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国杀ol是我十多年生命的一部分,事到如今,多言不值无疑太过作态,也低估了三国杀和百坑讲坛之于我的意义,它们不是一个可以迅速消失到不见的插曲。
在身份上过重的胜负心让自己的戾气重得难以理喻,转国战,因不以高手自诩,反而保持着纯粹的快乐。
难以想象自己居然看了那么久的《百坑讲坛》且次次看完,更难以想象的是自己明明觉得就是浪费时间记不住,还是乐此不疲地坚持着。
这个节目也是越来越无趣了~
其实自己也挺双标的,玩主忠因死太监而败就恨不得生啖其肉,然而玩反因此而胜就视若无睹——潜意识里觉得赢理所当然,输都是别人的错。
官方压根就没盼这游戏好过。且不提奇葩武将屡出不穷,光牌堆就各种膈应人,突然被乐恶心,连续被乐集体被乐更恶心,乐天过更更恶心,残血多牌乐天妒红桃桃一局游戏里竟全是——恶心得无以复加,果断逃跑。
有许多证据证明online游戏中的牌堆被或明或暗地操纵过,当然平摊到每个玩家身上,自然是爽与恶心兼有,但显然,刻意的恶心的负面效应要大于不经意间的爽,程序员不得善终。
反:
不辨身份瞎盲,瞎救。
不能救的队友(甚至不是队友)硬救。
如果主盲了a,在身份未全明时就默认a为队友,哪怕a将面偏忠。
在可攻击已跳的忠或主的情况下,要xjb秀操作秀判断去盲,哪怕其将面身份倾向并不明显,可支援已跳身份队友时同理。
(以袁术为代表的武将)有牌就出,不顾防御,回合结束就托管装13,笑看自己成为团队突破口。
(以神吕布为代表的武将)无脑放技能,爽就完事了,爽nmb呢,虽说反选这个基本就实锤孤儿了。
队友=3张牌。
忠:
不管主:有桃就吃,有aoe就放。
优势不明显甚至明明是劣势,因为有反阵亡,就开始惹内。
被非反盲后死反,有时明明原因是自己选将偏反。
开局即死反,不知哪根筋搭错了。
下家将面偏忠,亦死盲。
主:
离逃拖选睿智。
开局不能秒人,但把牌打完,没有被动技,然后托管。
将面偏忠,亦要死盲,4反已出,亦要弄其他者。
内:
死反。死忠。瞎盲。看戏。撕票。
总:
大局观极差,差得离谱,差得让人发指。该与队友同心时只自顾自,该独立思考纵观全局时只跟着队友乃至敌人胡乱站队。
反眼里只有主,忠眼里只有前置位反,内眼里只有人头,主眼里只有自己看不顺眼的。
当然也有都不是的另一个极端,正如前文所述,眼里全无已行动者,只见可以盲废的后置位。
打牌选将完全不懂脑子,装备乱上,你玩nm呢。我都懒得提牌序,因为应变牌序不重要。
很难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抗金了,pvp孤儿满地,队友神仙,玩5分钟气5小时,不值当。可抗金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曾只想把遇到的每一个孤儿,都骂到骂不动为止。
当然,策划运营之罪更是罄竹难书,不提那些恶心至极的氪金活动与难看至极的吃相姿态,不管逃跑开黑,网页端动不动崩溃,等级屏障没有或形同虚设(你不能要求所有房间都有玩家来手动设),隐藏胜率和逃跑率,核心玩家屡谏无果。忠胆英杰优秀模式轻而易举放弃,应变膝盖设计再膝盖改。武将因受欢迎价格暴涨,bug漫天。
见证了腾芳兰改动过程的我不由得感叹:把一个强力的正面技的正面效果全部删除,变成一个纯负面技,还真是一个天才的通衢方式啊,多好的游戏啊,怎么就沦落到彻底没救了呢?
当然骂人对游戏环境有害无益,可于我而言:
只恨胸墨太少,不能骂杀汝等!
ps:
1.在开黑上自己是纯受害者,但在坑上则是双向的,不过这也不是能扯平的东西,因坑而胜无成就感,而因坑努力化为乌有而败,心气必难平。
2.内撕票比死反更恶心,就像主开局自杀的标盖比拼命用牌的标盖更恶心,前者摆烂恶心队友/盟友,好歹节约时间,而后者不仅浪费全场的时间,恶心输家之程度更是远过之。
3.打得最好的人也可能因为队友躺输,而打得最烂的人也有不小概率被带赢,这是身份的特色,也是恶心之处。


ol现在的路人环境已经差到无力吐槽了,输10把,1把半被坑半被自己的弱智操作气哭,4把无能为力(被发牌员演或对面确实打得好),剩下5把全因同桌的蠢坏摆烂,忠马徽也阻止不了主一轮游,感觉不氪龙潘,自己的将池除了神cc等寥寥带飞强将,忠臣这个身份已经彻底没法玩了,我作为忠臣想赢,但那些孤儿主,不仅仅是不配赢,而是每赢一局,就让痴迷于这个游戏的我愈显得可笑。
想起自己那个怒开2五谷的2号王荣忠,虽总怪别人坑我,也会酸别人的王荣忠胜率,但自己也绝非没有问题。
如今,可能大局观都已是奢望,连基础的牌序选将和牌局关注,许多人都做不好,更为甚者,是正常打完一局的态度。
连身份牌都不能尊重的人却非要玩身份,果然什么样的公司培养什么样的玩家。还有那些公然以破坏他人或氪金玩家游戏体验为己任的,明明自己是无药可救的败类,却会用外界因素来粉饰,这就是人类基因里的羞耻心吗?(笑)
希望ol多出点王荣这样的武将(少出点黄老头和神关等反恶心度拉满其余身份five的玩意),回坑时有钱就入,虽然荣荣不能逆转我日趋下降的胜率(马辉倒是可以,但我花这么多钱为什么要让别人爽还日常高血压,yysy双印到手完美发挥难度的确不小,自己玩马辉主挪印上也尚存问题),但她漂亮还究极无敌快乐啊,几天来至少5把打得同桌发出了“我也要买”的宣言。有一局王荣内可引为个人代表作,却未能及时保存录像,实在遗憾。
作为一个极其讨厌被束缚的人,实在是对群内提不起兴致。已丧失对内的期待,不过话说回来,当今这个环境,博弈的空间已几近消失,我自己一个月打的局里,内局占比要高于平均,但过半捡漏,剩下也是武将能力兼以场风运气。如果只求牌序和意识的话,内确实是四身份末选。
抛开我时因不熟悉/没动脑错手连连不谈,我的牌风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无比保守稳健的牌风让我玩内屡屡延误战机,玩反尽管优势和均势运营等安若泰山,却在劣势下容错低,会放大队友的失误鲜能大逆转,忠臣胜率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因为自我定位总是辅助,选将与打法都过于依赖并不可信的队友。
主忠胜率差距较大的一大原因是:被乱打的内弄怕了,对待内非常小心。一方面,主对内的决策的影响力远大于忠,另一方面,在具体打法上忠对内的牵制力较差,容易送内。
守不住战果实乃一件特别糟心之事,在主公靠谱+内奸认真的情况下我做忠仍旧常打出非常漂亮的战局,但两者尤其是前者何其之难啊~


老是输,没意思,不玩了,自引入智能托管后,不可控因素更多了,能赢的局总躺输真的是被恶心的不要不要的,当然也有因提防父母或电脑崩溃被迫挂机坑人的局,唉,无趣。
在非常直接的跳忠动作之后,ai依旧识别为反,被过于弱智的算法气笑。
深知己无气量却难改,对那些非己之罪的败局久久不能释怀,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早该明白的。
被自己菜炸导致印象很深的3局:1、2是熟悉度或思考不足导致操作感人,3是太自私大局观太差。
1.王荣忠龙凤印合体操作稀碎,贪牌没把一血忠锁出去;第三次连环才想起来限三次,因为花色问题被迫火攻一血的结果没称好牌。
最后一回合放弃双顺直接双杀没能顺桃,虽然扫平了潘淑在内的4反,但被内裸模杀把票撕了(555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2.诸葛果内,玩内习惯性蹲坑,有凤印对面有老黄,留3梅花过;下一回合双印倒是用得挺好,但打着打着眼里就只有双印了,把后续拿到的装备全当印拍出去了。
3.神赵云主,本来已是必胜之局,结果两忠内伐,魏延用所有输出打死了龙凤然后一血弃一堆闪,魏延背大锅,龙凤有跳忠动作无跳反行为,就算不信也绝不该笃定他是反,关张且不论,笃定钟会内且不压内都挺蠢的,龙凤小锅在魏延杀红了眼的情况下应该放弃抵抗的(虽然我理解他不想酱油的心情)。
两忠死后神周瑜大业炎钟会,我两血被乐手牌溢出没救,想着美滋滋地单挑关张,结果神周瑜丢乐阵亡钟会自救,然后就被觉醒钟会+关张这样的瓜皮反收拾了。


回坑两个月居然氪了实打实的3k大洋,虽多少心里有数,但还是震惊了,3k真论多也没太多,我虽是个无业游民但家里条件一年氪几千也没有压力,但问题不在数目大小,而是充钱游戏与我的消费观背道而驰,这番可谓严重背离。
我从不以理性者自居,但冲动消费如此,还是不免咋舌。
另一方面,也是深深地感到后怕,游戏引导消费的套路果深至极。明明都知道1块不充最好,到头来却忍不住。
人是很难不受环境影响的动物,贴吧到处是精策的讨论,明知精策实乃虚妄,背后是巨大的时间成本,(价格歧视乃消费的基础理论,花大量时间精力研究几块几块的省,只能证明自己既没钱,时间也不值钱)但却还是在此与游戏内气氛的双重引导下,顺着策划研究它,不仅最终花钱耗时更多,还反复陷入亏了亏了的情绪困扰中,这真是怎一个蠢字了得。
玩游戏千万不要上头,越上头就越有消费欲望,越精策就越冤大头。
别太高估自己的智慧和自己思想与行动的独立性。
这个数目把时间拉长到一年还能接受,两月之内真的太多了,冷静下来多方面对比更是觉得如此。止氪绝不能停在口头上。


排位真是一个非常无趣,非常不平衡的模式,无他,简单粗暴,节奏快。
明明屡屡恶心感重重,为何总还能坚持玩下去呢?可能,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吧。
一个猜想是,节奏过快导致负面反馈的时间不持久,这使我倾向于分配很少的精力来耿耿于怀而集中精力于眼下,而频繁的信息更迭的会导致那极度不适的感觉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变成遥远的记忆。
段位真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它非常容易勾起我这种毫无自控力可言的人为达成某一段位的目标而持续投入的欲望,且因为距离被足够清晰地量化,实现过程有着足够明确的展现,所以在目标未达成的情况下会动力不断,尤其是在即将抵达之处反反复复时,失败时不甘心的情绪会被放大,越大的沉默成本就越让人难以自拔。另一方面,段位的升级是永无止境的,这导致目标的设定也是永无止境的,不管达到了何种程度,都几乎不会带来完全的满足。
明明结果不受自己掌控,却潜意识里认定自己的投入终将挽回曾经的失利,实在是愚蠢可笑之至。
玩到一定程度后牌局本身已毫无乐趣可言,却会机械麻木地下把又下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尚在其次,退出游戏后精力依旧被牢牢占据而难以脱离才更显荒唐。
我想,这和赌博输了不停地继续应该是一致的心理,赢到多少/回本(赢回来)/输一次就收手,何其相似,即使达成了曾经在心中默念的目标,也总能找到更大的目标让自己继续下去。
有时,我就是一个欲净胜场为正的赌徒,头破血流仍不停,无关段位,排位身份皆然。


排位里怒喷队友,然而主要问题在己:久退新归,不知将池的改动,且若非思维定式,我是可以自我发现的。
素质真差。
不想再具体地自我批评,只想告诫自己:不要成为巴金那样的人,一直错下去,将自我批判变成一种“工业化表演”。道德自省的目标是避免伤害他人,而不是自我满足。

留言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