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攻壳机动队SAC

正如开幕毫无铺垫便直接进入追捕现场一般,这份干练贯穿本作全篇。九课成员们的过去隐于迷雾中,其碎片会时不时在故事的推进中出现,却总能毫无负担地抛却,不带有一丝探究的好奇。
案件都是切片式的,从不按部就班地交代前因后果,随意不羁地开头,幕落时,则往往会用一个长镜头收束至同一基调——男人于深夜在酒吧的角落自斟自酌,那正是硬汉派最鲜明也最迷人的魅力,伴着偶尔的留白。
塔奇克马很好地平衡了原有的冷峻感,其本体论方面的思考和隐喻也是集中的,那个爱看书的孩子当时正在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对电子与Ghost的关系的探索谈不上复杂,但贵在自然,譬如ep15,斋藤在试用了装置后立即拒绝,因为该装置自动矫正的做法会抹杀他个人的狙击风格。在这里,个体对机械干涉意志本能地表现出了抗拒。
对国家特征的一个描述是“垄断暴力的机构”。而九课正是这样的暴力机构的典型象征,随便出手且出手前招呼都不打的警察可一点也不好相与,保持了足够的距离是被这份危险所吸引的前提。
课长荒卷就是九课人格的具象化。他足够冷漠,铁面无私,断然拒绝故人的请求,几十年对亲生哥哥不闻不问;老谋深算,手段凌厉,三言两语便反客为主将绑架他的混混指挥地团团转,逼迫前首相以毕生的政治资本为代价解救爱女,在嗅到危险的气息时当机立断,以部下的生命为赌注定下李代桃僵之计;一心奉公,满腔正义:几十年来全部心力扑在了工作上,把己之团队舍生忘死的成果拱手让人只求惩恶。
素子作为他的头号部下和他自是合拍,他们还都是表现出浓郁的新教精神的现实主义者,有两处可谓鲜明的佐证,
一是ep12中,素子与导演的对话:
“怎么样?”
“我无法否认那是部好电影。不过,基本上无论什么娱乐都只是暂时性的,而且也理应如此。像这种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是一味迷住观众,使其无法离开的电影,不管它是多么了不起的东西,也只是有害无益。”
“哦,真是苛刻,你想说我们观众有自己应该回到的现实吗?”
“是的。”
“这些观众里,有些人一回到现实就会遭到不幸,如果要把那些人的梦想夺走,你承担地起责任吗?”
“承担不起。但正是因为要在现实生活中拼搏,梦想才有意义。只是把自己投射到别人的梦想里的话,跟死又有什么两样?”
“好一个现实主义者。”
“前提是你把逃避现实称为浪漫主义者。”
“好个坚强的女孩呢。什么时候你坚信的现实建造完成了,再来叫我们吧。”
二是ep22中,素子与葵的对话:
“真是的,不成熟者的特征就在于为了理想选择高尚的死去;而相对地,成熟者的特征则在于为了理想选择卑贱地活着。”
“精神分析学者威尔罕姆·斯塔克尔的话吧。”
“你果然和我最初的感觉一样,是我讨厌的类型,妄想家。”
“但你不也是前者吗?其实只要说一句‘救救我’,我就会帮你想点办法。”
“同类相斥,没办法。还是请帮我想想办法吧。”
虽然故事展示的不是全部,但还是有不少间接证据可说明,构成乃独自一人的退役军人的九课成员,个个无牵无挂,也没有九课以外的“生活”。他们将内部独立性视作立身之本,绝不倒向任何派系或势力,作为公务员已然超越了模范的层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课长和素子所统领的九课,代表的是国家的意志,践行的是国家的正义,身处体制内部,是身先士卒的缝补者,效率卓著的修复者,同时,也是坚定不移的维护者。他们的举动,言语,乃至思考的方式,都被有形和无形的框架限制着。尽管的确风光无限,但并非光明理想的化身:
一是陀古萨:
作为最晚加入九课的成员,陀古萨无疑是一个“异数”。他此前隶属于普通的公安,没有上战场的经历,没有义体化,有着完整的家庭,是以,他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成员的常识和人味。在笑面男事件中,私情,这个课长挂在嘴上否定的东西,正是陀古萨行动的重要驱动力;同样,也是他与其他成员格格不入的感性,屡次创造了关键的突破口。朴素的道德情感观是陀古萨亲切感的来源,团队上下有意的照顾亦是对其纯真的保护。此外,陀古萨对体制没有崇信之情。
二是葵:
从上面的对话中就能看出,葵和素子终归是不同的,这在结局中又得到了印证——葵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课长的邀请——加入九课。正义感极强,网络技术堪称绝代的葵,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隐士,一直独自行动,不靠近任何团体,即使与组织合作,也保持着自己绝对的独立性。在庞大到难窥其貌的机器面前,再强的个人能力都显得那么弱小。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葵一时义愤的举动反而给了邪恶势力可乘之机,更显露了其天真,但因此陷入消沉的葵,依旧初心不改,怀着希望而等待。这些彰显了他在全片中最为无垢的人格。
三是结局:
在最后一集的后半段,精神焕发的濑良也社长在准备出庭作证的前夕,于停车场遭到了暗杀,随后镜头一转,重启的九课的日常再度转动。这样的对比凸显了无比强烈的讽刺:精心策划,借助了葵的力量并让己方陷入灭顶之灾,最终得以唤回社长的良知的行动,就这么丧失了一切意义。不懈冒死求得的,不过是国家权力上层各方博弈后的产物。那到底是扭曲了多少的“正义”呢?不得而知。
ps:银幕中立场接近素子的形象并不罕见,如阿姆罗和韦恩。有人讽刺韦恩是资本主义道德卫士,这是马经中毒的表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这样的人做到极致就会收获至高的评价,如狄国老和于少保。

留言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